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历年成果>>国防史研究
历年成果

【张星星】经典事件——“两弹一星”

作  者
张星星
发表/出版时间
2009年04月01日
学科分类
国防史研究
成果类型
学术资料
发表/出版情况
PDF全文

  “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成为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和科技实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爱国热情。 

  1955115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听取了关于原子能工业的汇报,为打破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特别是核讹诈,毅然作出了发展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1956年,研制导弹、原子弹的任务正式列入《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 

  60年代初,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中共中央为加快核武器研制工作,于196211月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由15人组成的中央专门委员会,作为领导国防尖端事业的最高决策机构。在中央专门委员会的领导下,组织了26个部(院)、20多个省区市的1000多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工厂参加攻关。 

  196410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1027日,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6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4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成为新中国历史上彪炳史册的光辉篇章。 

  “两弹一星”是新中国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邓小平曾深刻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19999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召开了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等23位“两弹一星”元勋受到表彰,被授予或追授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江泽民在表彰大会上发表讲话,概括和总结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号召全国人民“继续发扬光大这一伟大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进力量”。“两弹一星”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