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历年成果>>思想史研究
历年成果

【刘国新】论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

作  者
刘国新
发表/出版时间
2012年09月16日
学科分类
思想史研究
成果类型
论文
发表/出版情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前沿报告NO.11——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PDF全文

  内容提要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历了工业化、现代化、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等奋斗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时间和所要达到的标准其间,根据主客观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及时地做出调低或者调高的调整,使我们的规划更加实事求是。同时,把握改革开放新形势和新世纪新阶段的特点与趋势,使现代化建设目标由经济为主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全面综和的指标体系一步一步接近和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既代表了广大人民复兴中华的意愿,又符合历史发展规律。论文所要表达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功,能够长盛不衰,她总能抱定一个目标,努力奋斗,始终不渝,代代相承是其中重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到今天,已有60余年历史,经历了工业化、现代化、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等目标,它们之间的发展变化是怎样的,中国共产党又发挥了何种作用这一问题进行梳理并加以说明,是本文的写作初衷 

  1. 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及其他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是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和实现大同 

  1956年,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中国已经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变革已经完成,剩下的任务自然就是推动社会发展,即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 

  怎样实现这一目标呢?毛泽东的想法是“要建成为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1]什么是高度工业化呢?那就是:“建设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2] 毛泽东对具体目标也有所设想,比如1954年毛泽东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机械化。[3]比如1957年,他提出,要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4]  

  最早论述工业化具体目标的是周恩来,但在内容的表述上有个变化的过程。最初提的是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这是在1954年9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提法,明显的不足是没有括科学技术在内。后来提的是工业、农业、科学、国防四个现代化。1959年12月,周恩来在提出“建成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系”任务的同时提出:“需要加快建设我们的国家,使我们的国家更快地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和现代国防的社会主义强国”较之5年前有了明显的不同,交通运输业不再单列,归入工业,增加了科学文化一项。1960年1月4日他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要求: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和现代化国防。这样才会建成一个既富且强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段话从对现代化目标表述上看没有变化,但却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这一概念。同年2月,周恩来在广东从化《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读书小组研讨会发言中出:在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革命转变时期有5个方针,那就是总路线、两条腿走路、五大革命、四个现代化和三个差别的消灭。在解释四个现代化的内容时概括为:“工业、农业、科学、国防四个现代化。” [5]1964年12月,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正式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6]这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目标就明确了。 

  具体目标相对应的是时间和标准,即用多长时间和达到什么程度。19546月,毛泽东说: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究竟需要多长时间?现在不讲死,大概是三个五年计划,即15年左右,可以打下一个基础经过50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像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 [7] 1955年,他说:要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我们可能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但要建成为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就需要有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比如说,要有五十年的时间,即本世纪的整个下半世纪[8]两段话的意思是一样的,就是要用50年时间实现现代化。50年又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前15年打基础,后35年大发展。这个思想,被周恩来概括为两步走设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是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9]这里虽然谈到分两步走,但没有确切的时间划分。在1975年四届人大上周恩来提四个现代化时表述弥补了这一不足,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0] 

  至于实现现代化后要达到什么水准,发展到何种程度,毛泽东设想是追上或赶过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11]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12]周恩来也是的认识: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3]赶上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14] 

  中国式现代化——小康社会的目标及其他 

      1978 1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的同时,四个现代化作为我党新时期总任务提出来,籍以凝聚民心,振奋斗志。但是,“文化大革命”毕竟耽误了十年,而且,原先所设想的在20世纪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也与实际情况相差较远。由此如何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研究现代化问题就成了重要问题。最早深入思考这个问题的是邓小平。 

      1978年10月,他提出“实事求是问题涉及四个现代化”[15],因为他通过出访认识到:“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感到我们落后。什么叫现代化?50年代一个样,60年代不一样了,70年代就更不一样了。”[16] 经过不到半年时间,邓小平的思考有了结果。1979年3月,在同外宾谈话时提出一个新的说法,叫“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他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现在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是你们50年代的水平。如果本世纪末能达到你们70年代的水平,那就很了不起。就是达到那个水平,也还要做许多努力。由于缺乏经验,实现四个现代化可能比想象的还要困难些。”两天后他在出席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把“中国式四个现代化”表述为“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同外国人谈话, 用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的现代化。到本世纪末,我们大概只能达到发达国家七十年代的水平,人均收入不可能很高。”[17]3月30日,他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 , 结合阐述中国的国情,对“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了更清醒、更合乎实际的表述。他说: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18]由于底子太薄,现在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科学技术力量很不足,科学技术水平从总体上看要比世界先进国家落后二三十年。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因此,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19] 

      由“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认识上质的飞跃,它是立足于初级阶段中国国情规划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成果,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现代化建设问题上的重要体现。至于这个目标的量化标准,仍在探索和思考之中。 

  1979年7月28邓小平第一次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定出了标准。他说:“如果我们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就很不错可以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20]在这里,邓小平用了中国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中国式现代化的量化标准讲了出来:“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抽象的现代化一下子具体到每个人可以想象出来的愿景。10月4日又参照国际上通用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衡量标准进一步理清思路 他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前一时期我讲了一个意见等到人均达到1000美元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可能就比较好过了”,“现在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大概不到300 美元要提高两三倍不容易我们还是要艰苦奋斗就是降低原来的设想完成低的目标也得很好地抓紧工作要全力以赴抓得很细很具体很有效。四个现代化这个目标,讲空话是达不到的”[21] 

  把标准降低一点,一是为了防止产生急躁情绪,邓小平说:目标定得低一点有好处,避免又回到左的错误上去’”[22];二是更加量力而行。邓小平说:我们的目标没有放弃,只是我们吸取和总结了经验教训。想快,这个意图是好的,但欲速则不达,这是中国的古话。步子稳妥一些,也许速度更快。[23] 

  后来,邓小平又用小康之家,来描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979 12 6 , 邓小平会见来访的外宾时:“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24] 

  这是邓小平第一次用小康来描述现代化,由此“小康社会”也逐渐取代现代化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 

  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正式把邓小平提出的在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的构想确定为今后2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即“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万亿元左右。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25]  

      此后,邓小平从两个方面进一步丰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思想。一是在规划本世纪目标的同时设想下个世纪的发展;二是经济指标有了,社会发展问题怎么样纳入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1987218,邓小平把他之前提出到21世纪中叶我国要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的目标做了修改,他说:到下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26]19874月,他又为等发达水平确定了具体的标准: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近达到8001000美元,看来,1000美元是有希望的。”“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基础,再过50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4000美元的水平那时,15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就是6万亿美元,这是以1980年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计算的,这个数字肯定是居世界前列的。[27]这样,邓小平就把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具体地确定为人均4000美元和国民生产总值 6万亿美元。 

  1987430,邓小平在同西班牙政府副首相格拉会谈时,把本世纪8001000美元的目标和下世纪中叶4000美元的目标,第一次联系起来,做了比较完整地概括,即从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中叶100年间中华民族百年图强的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他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 年代翻一番.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28] 

  在这里,我们注意到一向讲话平实,用语简练的邓小平却一反常态,三番五次地使用雄心壮志这个词:既要有雄心壮志,也要脚踏实地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这个目标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雄心壮志,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为什么是 雄心壮志呢?因为邓小平认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总体力量至少将位于世界前几名,中国将更加强大,对世界和平就将更加有利。那不但说明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29]而且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30]我们就可以真正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了[31] 

  198710月,中共十三大正式确认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这个三步走战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也反映了社会发展阶段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邓小平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在经济翻两番的同时社会发展也要有明显的进步1983年初在江、浙、沪视察时了解到的情况归纳为六条: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20平方米;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32]在这里,现代化建设目标已经从经济方面扩展到政治、教育、文化和社会、法制等诸方面。现代化建设的结果不仅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还要提高整个社会发展水平。可以说,这是一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新的目标。 

  一方面是调低了小康水平的标准21世纪中叶所要达到的标准,使我们发展目标更切合初级阶段中国的实际,不仅更易于经过努力得以实现,现代化建设步子的更加坚实另一方面,目标从单一走向综和,从物质生活扩展到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各方面,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更合乎社会发展规律。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及其他

  进入20世纪90年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步目标顺利实现。要求对第二步发展做出更合乎实际的具体要求,也就是说,要对既定目标再次调整,不过这次调整是适当调高使标准不要过低,以使人们不要松劲,继续保持一种昂扬向上努力奋斗的精神状态,。 

  1990年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提出:人民生活逐步达到小康水平,是90年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33]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特点,中共中央在《建议》中提出逐步和梯次的问题全国小康水平的实现,从地区和时间上,将是逐渐推进的。到 2000 年,目前已经实现小康的少数地区,将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多数地区,将普遍实现小康;现在尚未摆脱贫困的少数地区,将在温饱的基础上向小康前进。 

  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793.7亿元,提前5年实现了原定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8973.0亿元,[34]提前3年实现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从而总量和人均到完成翻两番的任务。 

      19959月,这个十四届五中全会开始规划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发展,提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9月,江泽民在这个十五大报告中,对21世纪前50年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明确地提出了分阶段的发展构想。他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OOO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35] 

  江泽民提出的21世纪前50年分三个阶段的发展构想,是新“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对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新发展,是小康社会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成果。 

  根据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要求,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十六大分别从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会议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同“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联系在一起 ,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 

  为了对构建和谐社会出部署,2004年 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2005年2月,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在讲话中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2006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胡锦涛在会上就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切实贯彻好会议精神做了重要讲话。全会通过的决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一个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新的目标,目的是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五个方面的新目标、新要求 

  胡锦涛在阐述这些新目标、新要求时,第一次将长期沿用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的提法,改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突出发展要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为基础要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中国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 同时还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到人类文明建设的高度上来认识并反映了人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上的主观能动性。此外,还提出: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等等。 

  2008 1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会上胡锦涛这五个方面归:“贯彻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由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个方面明确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 

  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中国将是一幅什什么样的图景呢?胡锦涛在十七大上描述过,2008年又重申的是: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这五个成为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目标富于时代精神的新概括,它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世宏图 

  综上所述,总结三点; 

  第一,现代化建设目标不是单一的经济指标,是不断扩展和延伸的体系,从两手抓到四位一体、五位一体,涵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中国共产党不是以机械的、教条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发展目标,总能够根据主客观条件和变化了的环境,及时地做出调整,或者是调低或者是调高,一步一步接近和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既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又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第三,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功,能够长盛不衰,可以总结出很多原因,但是,她总能抱定一个目标,努力奋斗,始终不渝,代代相承,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作者单位  当代中国研究所 


  [1]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0页。 

  [2]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50页。 

  [3]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9页。 

  [4]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8页。 

  [5] 《周恩来年谱》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 288—289页。 

  [6]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83页。 

  [7]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9页。 

  [8]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0页。 

  [9]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83页。 

  [10]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79页。 

  [11]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2—393页。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12] 

  [13]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79页。 

  [14]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83页。 

  [15]《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402页。 

  [16]同上书,第372—373页。 

  [17]同上书,496497页。 

  [18]同上书,502页。 

  [19]《邓小平文选》第 2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 164 页。 

  [20]《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26页。 

  [21]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4—195页。 

  [22]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243页。 

  [23] 同上书,第732页。 

  [24] 同上书,237页。 

  [25]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页。 

  [26]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4 

  [27] 同上书,216页。 

  [28] 同上书,226页。 

  [29]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3页。 

  [30] 同上书,第225页。 

  [31]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8页。 

  [3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5页。 

  [33]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01页。 

  [34] 国家统计局编:《新中国6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第611页。 

  [35]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