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历年成果>>文化史研究
历年成果

【刘国新】“向工农开门”的教育建设

作  者
刘国新
发表/出版时间
1994年08月01日
学科分类
文化史研究
成果类型
论文
发表/出版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长编》第一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PDF全文

  旧中国工农大众长期受压迫,没有受教育的权利,人民民主政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 的愿望,其中也包括把受教育的权利还给劳动 人民,使他们不仅在经济上获得解放,在文化上 也得到翻身。为此,人民政府在发展新民主主义教育时把工农教育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上。

   

  "向工农开门"的教育方针

  在1949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首先提出了"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的号召。1950年9月,中央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 会联合召开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会议决定,工农教育的实施方针应首先着重培养工农 干部积极分子,并有条件地推广到青年和工农 群众中去。根据地区不同,分别以文化教育(首先是识字)、政策、时事教育为主要内容,因地制宜、有重点地稳步前进。会议修正通过了《关于开展农民业余教育的指示》、《职工业余教育暂行实施办法》、《工农速成中学暂行实施办法》等 6项草案,这次会议把工农教育列为国家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使"向工农开门"的教育方向具体化为教育工作步骤和环节,集中体现了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的本质。会议并为建设工农教育的管理体制及各项规章奠定了基础。

  

 

  工农速成中学的创办

  "向工农开门"办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创办工农速成中学。1950年12月24日,周恩来 以政务院总理名义签署《政务院关于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的指示》,规定为了培养工农干部成为新的知识分子,使全国工农干部的文化程度能在若干年内提高到相 当于中学水平,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 校,学生由各机关、工厂、学校有计划地抽调或选送。工农速成中学修业年限为3年,其课程相 当于普通中学的基本课程,招收参加革命工作 年以上的工农干部或有3年以上工龄的产业 工人并具有相当于高小毕业程度,年龄在18至 35岁。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修业年限为2 年,其课程相当于完全小学的基本课程,招收参 加革命工作3年以上的工农干部并年龄在18岁以上。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i校的课程内容均须力求精减,使之切合国家建设的需要和工农干部的特点。《指示》还规定,为了奖励优秀的工农干部及产业工人入学,对离:职学习的青年,在学习期间,其原有的军龄、工龄继续计算,供给制干部入学后,其政治和物质生活等待遇必须保持原来水平;工资制干部按其相当等级享受供给制待遇;工人按一般供给制待遇。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教员的工资应稍高于当地普通中学和小学教员的待遇。1952年2月,中央教育部正式颁发《工农速成中学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学制为第 一、二届3年制,第三届以后4年制。

  1950年4月3日,由中央教育部与北京市文教局联合创办的全国第一所工农速成中学一一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正式开学,揭开了创办工农速成中学的序幕。此后,中央教育部和 各大行政区教育部纷纷兴办工农速成中学,省、 市、县人民政府分别举办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 校。到1954年,全国共建工农速成中学建7所, 招收学生64700余名。据对1953年在校的 28000名学生统计,工农干部占56.3%,产业工人占25.5%,军人占18.2%,其中劳动模范 339人,战斗英雄56人,先进工作者784人。较好地体现了"向工农开门"的教育方针和培养优 秀工农干部为新中国建设人才的办学宗旨。

  工农速成中学不仅在普及,而且还在提高。1951年11月,中央教育部根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的经验,发出《关于工农速成中学附设于高等学校的决定》,提出为给工农速成中学毕业学生创造条件,学生毕业后一般即可直接升入本高等学校继续深造。在同时期召开的工农速成中学工作会议上,又制订了工农速成中学分类教学计划,第一类是准备升入高等学校文史、财经、政法等科的;第二类是准备升入高等学校理科、工科的;第三类是准备升入高等学校医科、农科及生物学科的。根据这三类教学计划,工农速成中学在实行对工农干部实施中学基本课程教育的同时,还为他们进入高等院校做了直接准备。据第一届工农速成中学毕业生统计,在1680名毕业生中有1622 名升入高等学校,升学率高达96.55%。

  在创办工农速成中学的同时,为了便利工农群众及其子女入学,各级人民政府除在工业城市、工矿区和农村中增办学校外,还在中等以上学校设置人民助学金,解决工农及其予女入学方面的困难。1952年,中央教育部作出规定, 中等学校工农子女入学比例,老解放区争取达到60%-70%,新区争取达到30%-50%。1953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中又规定,工农速成中学毕业生、产业工人、革命干部等,当他们考试成绩达到所报考系科的录取标准时,优先录取。由于采取这些措施,1954年全 国小学生中工农成份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 82%。在普通中学中工农成份的学生超过总数 的60%。1953年高等学校新生中工农家庭出身 和本人是工农成份的占新生总数的27.39%。 1955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当年起工农速 成中学停止招生,在校学生学习到毕业。1958 年,工农速成中学学生全部毕业。

  

 

  广泛的工农业余教育

  "向工农开门"的教育建设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开展广泛的工农业余教育。1950年6月, 政务院发布《关于开展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 提出开展职工业余教育是提高广大职工群众政 治觉悟、文化与技术水平的最重要方法之一。职工业余教育的内容以识字教育为重点,争取在 三五年内做到职工现有的文盲一般能识1000 字上下,并具有阅读通俗书报的能力。各地工矿 企业相继设立了工人文化补习班。据山东1951 年统计资料显示,当时全省有职工业余学校675所,参加学习的工人75000余人,占当时职工总数的16%。1954年全国职工业余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达到290多万人。职工在业余学校中提高了政治、文化与技术水平。

  在农村,主要是学习老解放区的经验开展冬学运动。即利用冬季农闲之机,组织农民识字、学习政府文件、讨论发展生产的办法等项内容。l952年12月,中央教育部经政务院批准发布《关于开展农民业余教育的指示》,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民业余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上的重大任务之一。《指示》认为在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方面,成绩还不很大,农民业余教育亟应加强。过去农民业余教育主要是采取冬学形式,为了更进一步使农民业余学习趋向经常化,必须争取条件,使这种季节性的业余学习,逐步转变为常年业余学习,举办和坚持农民业余学校,辅以各种分散形式的和有专人领导的识字班或小组。凡经过土改,农民生活初步改善的老区,首先推行识字运动,并配合时事、政策教育与生产、卫生教育。教育对象首先着重村干部、积极分子及青年男女,逐步推广到一般农民。争取在三五年内使农村干部及青年积极分子学会常用字1000字 以上,具有初步读写算的能力。参加农民业余教 育初级班或高级班学习经考试合格者,发给毕 业证书,与初小、高小的毕业证书有同等效力。 在全国各级政府组织下,农民业余教育蓬勃发 展,到1954年,参加业余学校学习的农民达到 2330多万人。

  正当工农业余教育逐渐推行时,解放军西南军区某部文化教员祁建华创造了一种"速成 识字法"。这种识字法使工农业余教育在短期内获得大范围的快速进展。祁建华在教解放军战士学文化时摸索出一种简便快捷的教学方法, 大体分为三步:第一步,先学会注音符号和拼 音,用注音字母作为辅助的工具;第二步,大量突击生字,做到会读、初步会讲;第三步,学习课 文,学会阅读、写字、写话。据介绍,1951年西南军区在12675名干部战士中试行祁建华"速成识字法",一般只要15天时间就能识字1500个 以上,能读部队小学课本3册,能写200-250 字短稿。

  "速成识字法"满足了普及扫盲和短时见效的要求,是工农业余教育中摸索出来的成功经 验。1952年5月,中央教育部发出《关于各地开 展"速成识字法"教学实验工作的通知》,全国总工会也发出《关于在工人中推行"速成识字法" 的通知》。推行"速成识字法"后,全国城乡参加扫盲识字学习的人数大为增加,仅山东省发行的文化识字课本就达200余万册。到1954年, 职工扫盲人数130余万,农村扫盲人数850多万,城市中各类劳动人民扫盲人数36万。大规模的扫盲使一些大城市的工厂职工中基本上消灭了文育。农村中也出现了一些"文化村",农民扫除文盲后精神面貌也为之改观,一些农村开始办图书馆、业余剧社等文化娱乐组织,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速成识字法"还对以后成人教育和小学教学中运用拼音,加快识字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但推行"速成识字法"中也出现了采用突击的方式,过分强调"速成识字"的作用,方法上机械搬用公式,主观要求过高等问题。1952 年9月,全国扫除文盲座谈会提出要防止克服 过急过躁、草率从事的偏向。1953年春以后,扫盲工作采取了"坚决收缩"的方针。

  "向工农开门",大力发展工农教育,在方针和政策上为工农干部、工农青年及其子女提供 入学受教育的机会,为更广大的工农劳动群众兴办各种夜校,开展扫盲运动,这一切都构成新 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