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历年成果>>文化史研究
历年成果

【李成武】探源“中国梦”的文化基因

作  者
李成武
发表/出版时间
2008年08月15日
学科分类
文化史研究
成果类型
论文
发表/出版情况
政工研究动态
PDF全文

  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信是每个中国人最为热切的梦想。笔者认为,在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古老的中华文明曾经为世界文明宝库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长期以来,由于近代中国遭受的屈辱经历,使得我们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上,在中国发展路径的选择上,陷入了抉择中西,比较古今的两难境地。激进主义者鼓吹全盘西化,保守主义者强调文化传统。“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折衷选择,也未能提供满意的解决之道。 

  其实,无论是中西对比还是“体”“用”之争,都遮蔽了对问题本质的正确认识。在这种对比和论争的背后,潜藏着的其实是中国与西方,现代与传统二元对立的理念。人类学的研究表明,每一种文化都是适应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和社会生活条件的产物。文化的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易于随着社会历史环境的变迁而发生改变,但是文化的核心层面,即价值系统却要稳定得多。举例来说,春节这一中国的传统节日,虽然历经了数千年的历史变迁,虽然过节的方式和内容在今天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其基本价值内核却一直未能触动。阖府团圆、举家同乐依然是今天每个中国人春节时的坚定追求。这正是为什么每年春节前夕,无论当地政府怎么动员,无论开出多少倍的薪资,无论千里长途跋涉的列车是何等的拥堵,都挡不住千万农民工回家过节的原因之所在。其实不只是农民工,几乎每个中国人在春节时都东奔西走,北上南下,千里迢迢返乡过年。 

  可见,传统和现代并非是截然两分的,在所谓的现代生活的表象之下,传统的力量依旧清晰可辨。在追逐中国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强国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摆脱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思想,正视传统价值的存在,并从中发掘出它所蕴涵的现代性力量,推动中华民族实现自己的梦想。 

    

  和绥四方,礼通天下 

    

  只要稍加审视,我们即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古为今用”的文化特质,可谓比比皆是。比如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完备的仪礼思想和礼制设计,中国因此也获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这些礼仪规定了当时的人伦秩序,维系着社会的有序运转。孔子强调学礼、知礼是做人的根本。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可见,恭、慎、勇、直这些品格都必须有“礼”的支撑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更是千百年约束中国人行为的基本准则。在建设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过程中,重温中国传统的仪礼思想,从中发掘出符合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的新型仪礼规范,无疑可以提升国民的修养和素质,塑造新时期东方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崭新形象。 

  再比如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对“和”的价值追求。“和”是指事物各个方面的均衡与协调,常与“中”相提并论。《中庸》中就强调:“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的另一层涵义是承认差异和矛盾的存在。《论语》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通过“执中”或“守中”,也就是适可而止的做法,来达到“和”的理想状态,这就是儒家所倡扬的和谐之道。这种和谐之道同时涵盖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领域。这种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谋求和谐共处的精致安排,正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而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这一礼仪之邦正是通过这个全球瞩目的平台,向世界传递了“和绥四方,礼通天下”的姿态。开幕典礼中,数以万人齐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大发明中的造纸与文字,都率先强调了一个“礼”字的深刻内涵。而贯穿开幕演出始终,多次变幻出现的“和”字,以及本届奥运会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所传递的,正是这一重新强盛起来的大国对全世界的承诺——和平进步、和睦相处、和谐发展。 

    

  前行中的精神力量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说法。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中国文化的起始阶段即已产生。仰韶文化里已出现了人们频繁迁徙,艰难维生的痕迹。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这一优秀的文化基因得以继承并被不断强调。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所张扬的正是这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中国文化能绵延千年传续至今。与这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文化性格和民族韧性密切相关。正是这种坚韧的民族性格,支撑着中国人民克服一个又一个的苦难,渡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他们穿越厚重的历史烟尘,昂首一直走到今天。这种坚韧和不屈的精神风貌,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毫无疑问应该得到继承和大力发扬,它能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有力的精神滋养。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生态伦理思想。这种思想是“天人合一”或“物我同一”的观点在生态领域的延伸。其基本内涵是“尽物之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这种生态伦理思想在《淮南子》中有着相当完备的描述,例如打猎的时候不消灭一群的动物,不伤害幼兽,不放干池水捕鱼,不焚烧森林捕猎,孕兽不捕,不探寻鸟卵,不捕捉小鱼,不食乳猪等等。不难看出,这些生态伦理思想,与当下引领世界发展潮流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不谋而合之妙。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在目睹了资源和环境的极大破坏后做出的不得已选择,而这种生态伦理思想则要高明得多,它已经蕴涵了动物保护,防止物种灭绝等若干先进的理念。今天,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环境问题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危害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成了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古老的生态伦理思想,完全有可能在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焕发出夺目的现代光芒。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舍生取义”、效忠祖国的价值取向。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家国一体,修齐治平的理念,孕育出了中国人舍生取义,效忠祖国的价值追求。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正是这种价值追求,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在国家的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报效祖国。也正是这种价值追求,培育出了无数舍生取义的爱国英雄,成为后人追随的楷模。“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精忠报国”的岳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等,都是这种价值追求的绝好体现。他们是支撑古老中国不断前进的脊梁。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没有无数国民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显然是不易达成的。这也正是我们倡扬传统爱国主义情怀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关乎内心 

    

  当今世界,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却又出现了道德滑坡,价值观混乱等等问题。焦虑、恐惧、无归属感、疏离感等已成为现代人普遍的心理疾患。宗教信仰、心理支持等等都难以提供彻底的解脱之道。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准备好了救疗的良方。在中国文化的早期阶段,就产生了通过个人的修养以求得和谐的人伦秩序和宇宙秩序的思想。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实践系列中,“修身”是排在第一位的。这种对个人修养的强调,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占据着主流的位置。《大学》中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揭示的是相当完备的个人修养路径,是中国传统儒生修身养性的圭臬。孟子所说的“吾善养浩然之气也”,说的正是这样的修养方式。这种强调自我反省,“返求诸己”的思想,使得中国传统社会里的个人具有相当程度的心理平衡和人格稳定。这样的人生修养途径,对于培养国民健全的人格特质,无疑具有相当正面的现实意义。它有助于社会个体在遇到挫折和艰难时,不是报复社会,而是反躬自省,通过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和品质,来求得问题的解决。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现代性意义当然远远不止这些,例如还有“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平权思想,有重生轻死,注重现实人生,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等等,不一而足。

  勿庸质疑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其中优秀因子固多,糟粕亦为不少。我们眼下需要做的,应该是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和研究,摈弃简单的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观点,廓清对传统文化的若干误读和偏见,取精华,弃糟粕,使古老文明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应有的勃勃生机。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儿童读经运动在海峡两岸悄然兴起,学者对《论语》等经典的解读引发国人空前的热情,“四书”进中学课堂的呼吁频现报端,国学研究机构在高等院校陆续开办,如此等等,一方面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历久弥新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也折射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真切认同。毕竟,我们的文化脉管里,流淌着的是中国的文化血液;我们貌似现代的文化躯体里,一直存续着传统的文化基因。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坚信,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必将在提升国民素质,培育大国风范,彰显礼仪之邦、文明古国所应有的泱泱气度等方面,做出独特的贡献。

  有人说,文化的命运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对自己文化传统的尊重和关注,也就是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如果我们承认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的著名论断,认为是基督教的新教伦理思想培育了资本主义的精神,最终成就了资本主义在十九世纪的辉煌。那么,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力量,也必将助力中华民族在二十一世纪的崛起和复兴,必将推动“中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