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术成果
学术成果

【李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学科如何建构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撰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的一点体会

作  者
李文
发表/出版时间
2017年05月03日
学科分类
社会史研究 理论与方法研究
成果类型
论文
发表/出版情况
国史网
PDF全文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一思想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这样一个尚处初创期的新兴学科的发展来说尤其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这里结合撰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体会,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学科如何构建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谈几点认识:

  一、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  

  社会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学界至今各持己说,众说纷纭,就像社会学学者对社会的理解一样。我认为,社会史研究的是社会的发展史,亦即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规律。既如此,就要搞清楚社会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理解,这个主题和主线应当从社会主要矛盾中去认识和寻找。笔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的序言中指出:“既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那么不断解决这一矛盾就构成这个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线。经济是基础,是手段,落实到社会层面就是要着眼于民生问题的解决,这也是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在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中国,是民生保障和民生改善彰显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即来自人民不断增长的对民生保障和民生改善的需求,什么时候偏离了这条主线,什么时候的社会发展就会经历曲折。当然,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民生追求,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改革以来几个阶段的民生进步和发展取向,也暗合着马斯洛揭示的人类需求层次阶段性台阶式提升的基本走势。

  还有,笔者通过研究得出一点体会,那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似乎有个中介环节,那就是以阶级阶层为核心的社会结构,经济基础变了,狭义的社会结构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此时上层建筑也应该主动或被动地作出调整,用老眼光看问题,仍然沿用过去的管理方式就行不通了,这一点对理解我们今天反复强调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很有帮助,特别是对我们正确认识新时期的社会矛盾、正确认识新时期社会心态和社会思潮的复杂性、提升我们思想宣传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很有帮助。正像习总书记指出的,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二、必须从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事实出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学科如何构建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必须从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事实出发。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就没有采用“公民社会”的提法,因为它不适用于当代中国。近年来,源自西方的“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 在学界讨论社会管理时成为最常用的概念和理论框架。然而将这样的理论框架套之中国却有南辕北辙之嫌,且不说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所谓“公民社会”、新中国是共产党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便是市场化改革以来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组织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因为有基层党组织作保障,中国的基层社会也不会发育成为“国家”的对立物,这是中国社会组织结构中的一个独特的而又不可忽视的内容。

  按照生产单位、工作单位来建立党的基础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组织原则。这个原则,使其组织基础融入社会组织的细胞之中。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875.8万名,现有基层组织441.3万个。其中,党的各级地方委员会3206个,全国7828个城市街道、32341个乡镇、94424个社区(居委会)、571544个建制村已建立党组织,覆盖率均超过99%;全国23.3万个机关单位已建立党组织,占机关单位总数的99.6%,51.1万个事业单位已建立党组织,占事业单位总数的93.7%;全国19.2万个公有制企业已建立党组织,占公有制企业总数的90.9%,309.3万个非公有制企业中的160.2万个已建立党组织,占非公有制企业总数的51.8%,非公企业党组织应建已建率达99.9%。全国社会组织法人单位中建立党组织的20.4万个,占社会组织法人单位总数的41.5%,社会组织党组织应建已建率达99.1%。总体上看,凡是有社会组织单位的地方,都有执政党基层党组织的覆盖和存在。长期以来,有赖于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群众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开展群众工作的最大优势,成为了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也有效避免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

  三、必须适合国史研究的大局需要  

  中国当代社会史以独立的国史分支学科的面目出现,始于2010年以后。2010年,当代中国研究所成立社会史研究室;同年,国家社科基金首次将中国当代社会史列为重大招标项目。2011年4月,当代所社会史研究室与《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社、安徽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首次当代社会史专题研讨会,重点研讨学科建设问题。10月,又与河北大学历史学院联合承办“新中国社会变迁与当代社会史研究”学术研讨会,意在推动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学科建设和深入开展。随后,研究室开展了大量的学科调研,向社会史研究有一定基础的单位、前辈和同行取经,并就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就教于社会学界的学者。经过调研,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明确了研究室肩负的担子和发展的目标。基于中央赋予当代中国研究所的特殊使命和我们自己的优势所在,我们选择了以“开拓创新,打造国史中的社会史”为研究室的基本取向。这就是说,我们要构建的和研究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史,既不同于古代社会史、近代社会史,也不同于目前学界所搞的以社会生活或者区域社会为指向的当代社会史,而是以独立的国史分支学科的面目出现的与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相并列的以宏观的社会建设为指向的中国当代社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粗线条地勾勒出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社会史。这样的学科定位切合了国史研究的大局需要,也使得我们当代所社会史研究室扛起了“国史中的社会史”的大旗,迅速崛起为独树一帜的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重镇。当然,我们也要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其他指向的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成果和经验,正所谓“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总之,从我们的切身体会来看,只要路子对了,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构建自己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第四研究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