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术成果
学术成果

【贾子尧 郑有贵】发挥经济史在实践和理论创新中的启迪作用

作  者
贾子尧 郑有贵
发表/出版时间
2019年03月01日
学科分类
理论与对策研究
成果类型
论文
发表/出版情况
社科院专刊
PDF全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月举行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中国的许多问题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只有把面临的问题放在历史的坐标系中进行考察,才能形成准确而全面的认识。

  有助于准确把握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

  回顾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史,对准确把握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跨越发展的历史成为最大的研究热点,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表明,新时代应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郑有贵提出,还原改革开放40年历史的本来面貌,可以避免掉入用暂时局部波动评判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谁退谁进,单纯以经济效益高低评判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谁优谁劣,脱离历史场景和历史逻辑掉入片面评判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谁先进谁落后,脱离坚持党的领导及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历史而抽象地探讨发展公有制经济还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陷阱,进而进一步增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自觉和自信。汪海波梳理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阶段性特征:1979—1984年非公有制经济得以恢复并取得初步发展;1985—1992年非公有制经济全面发展;1993—2000年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2001—2011年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2—2017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宋士云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劳动关系变迁的三个阶段:1979—1991年是劳动关系从行政隶属式转向市场契约式的起步阶段;1992—2001年是加快推进市场化劳动关系建立的阶段;2002—2017年是建立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阶段。黄嘉文和李敏梳理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劳动关系变迁的三个阶段:1978—1994年是探索契约型劳动关系转向的阶段;1995—2007年是基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制度建构的阶段;2008—2015年是出现以利益平衡为导向的劳动关系新趋势的阶段。段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总结了经验教训。

  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经验表明,农村改革关系全局,新时代仍应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进一步破除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障碍。郑有贵认为,从长时段的视角来看,改革开放40年乡村改革取得了在工业化进程中突围城乡二元结构向融合发展迈进;在打破城乡分治中,突围由农民单一从事农业向多元就业创业拓展发展空间迈进;在生产经营主体重塑中,突围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在融合发展中,突围主要发挥农业的产业功能与向乡村多重功能拓展等四大突破。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促进乡村发展和振兴的探索中,形成了处理好尊重农民首创精神与顶层设计、对乡村的“取”与“予”、乡村服务城市与乡村振兴、主体主导与多元互补发展等四个重大关系的历史经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启示。萧冬连回顾了农村改革从农民、基层干部、地方政府和中央领导之间的互动,到一步步获得共识形成全国性政策的过程,并阐述了农村改革的全局性意义。李嘉树和黄国强通过叙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改革的背景和过程,论证了我国的农村改革并非“边缘革命”,而是“核心突破”,对改革缘起做出了新的阐释。

  40年对外开放的历程表明,新时代应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萧冬连回顾了1978年开始的中国对外开放逐渐起步的过程,并指出1985年我国已初步形成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开放区构成的开放格局。文世芳厘清了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银行对中国进行的两次考察的来龙去脉,评析了这两次考察对改革开放的深远影响,认为国际经验对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助力。李愿富从政策角度探讨了1978—1991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对中日贸易关系的影响。蔡赤萌指出,1978—2007年,香港在全国实行对外开放战略的两个不同阶段中发挥的不同功能:1978—1997年香港在全国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时主要发挥“窗口”功能;1998—2007年香港在全国实行开放性经济发展战略时主要发挥中介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史是当前国史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这段历史既要总结“中国奇迹”的经验,也要探讨当前遇到问题的成因。只有两者并重才能更好地发挥新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资政作用。

  有助于更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全面概括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深刻总结其间形成的宝贵经验,对于在新时代更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董志凯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应对封锁禁运的措施,阐述了其对于建设“一带一路”的启示。王丹莉论证了促成“大跃进”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期新中国工业发展战略的细微调整。韩奇梳理了毛泽东在“一五”计划之后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的多重维度的改革,并阐释了其宝贵的历史价值,加深了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不同时期关系的理解,进而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王鑫总结了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肯定市场作用的基本经验,同时也阐述了当时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局限性。郭旭红和武力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实质上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产业结构失衡与经济增长共存。刘伟梳理了1988—1989年中共中央中止“物价闯关”、开启治理整顿的过程,指出这一系列决策和举措迅速平抑了物价、稳定了社会,为之后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是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一次成功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只有正确认识和评价新中国近7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才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是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历程。实事求是地评价发展中的问题,全面总结历史中的经验教训是理论创新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融合研究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的经济思想与经济建设实践,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郑有贵基于改革开放40年跨越发展经验,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民、资本,指出如何处理人民与资本的关系,是基于人民的立场,还是资本至上和服务于资本所有者,是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分野。刘伟梳理了我国对于GDP认识的演变过程:从传统的忽视和否定GDP,到改革开放以来运用和强调GDP,再到进入新时代提出“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对GDP的认识和态度的科学性,体现了我国对于“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和不断提升科学性的过程。李祥兴和王先俊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认知的嬗变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干扰和影响。王昉和缪德刚指出,过渡时期的经济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阐析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能够更好地发挥经济史研究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王琳综合了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方法论和西方经济学中流行的经济长波理论,构建了“技术力—制度力—耦合力”三元经济长波理论,并以此分析了我国1952—2016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得出我国已经历了1949—1978年、1978—2012年两个经济长周期,而且2012年已经进入了新的经济长周期的结论。王琳、马艳和张思扬将生产关系纳入生产方式的整体演变中进行剖析,梳理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关系演变的现实路径和理论机理,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方式的现实演变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978—1997年的数量型生产方式探索期、1998—2012年的数量型生产方式深化期、2013年至今的质量型生产方式探索期。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还应当深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