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术成果
学术成果

【欧阳雪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作  者
欧阳雪梅
发表/出版时间
2019年02月15日
学科分类
理论与方法研究
成果类型
论文
发表/出版情况
党的文献
PDF全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加强文化领域制度建设,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

  他主持召开了思想宣传工作、文艺工作、新闻舆论工作、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党校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等领域的一系列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还发表文章,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对事关文化建设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进行指导与部署。

  这些论述和部署廓清了文化建设中的模糊认识和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文化建设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习近平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旗帜鲜明地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他明确指出,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同时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战略步骤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这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中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体现着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坚持人民的主体性,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关心人民命运,体察人民愿望,反映人民心声,在人民伟大创造中汲取营养,创作生产更多受群众欢迎的文化产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文化工作的第一标准,深入推进文化建设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好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在文化生活上更有获得感、幸福感。为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繁荣文艺创作,推出大量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此,要加强党的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宣传、阐释,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其凝聚党心、鼓舞民心、整合社会的作用;要用中国理论回答中国问题,用中国话语解读中国道路,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和领导权,让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使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使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

  哲学社会科学在思想理论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把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摆在重要位置,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他要求按照既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也体现原创性、时代性,又体现系统性、专业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他勉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也是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有的基本立场和态度。习近平反复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瓜分豆剖”的存亡危机,当时的许多国人产生了文化自卑情绪。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重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披荆斩棘、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大提升了民族自信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视角,丰富充实关于文化自信的思想,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个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根脉、本源及发展的历史逻辑,明确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脉相承的关系。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要注重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2014年 9月 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 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

  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进行了系统总结、完整概括,并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

  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

  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使科学社会主义在 21世纪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支撑。

  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有机统一,体现的是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制度认同和价值认同。习近平明确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体现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强化中华文化主体意识的文化自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整体上回答了国家发展目标、社会前进方向、公民行为基本准则等方面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就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2013年 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之中,成为全社会应当遵守的价值准则。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以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相结合为基本框架,以发挥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实施途径。

  习近平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作用,运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资源,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形成爱国爱家、孝老爱亲、诚信崇德、勤劳节俭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要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打牢思想之基、价值观之基。要强化道德示范引领作用,发动基层群众分层推选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向上向善好青年等先进典型,评选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充分展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要通过升国旗、成人礼、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礼仪,宣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法律、政策保障作用,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全过程。

  2015年 1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意见》,构建了党内、国家、军队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2016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把自由、平等、公正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同时用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推动形成有利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治环境和制度支撑。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目标和要求。

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明确要求。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所谓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其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不是复古泥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弘扬社会主义文化要对其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根据我们的时代和实践需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上升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双创”方针也与“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一起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这一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突出实践标准,回答了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问题,并凸显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基础性作用,是党的传统文化观的新发展。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推动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文化遗产是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保护、传承、利用好这一资源,激活其蕴藏的价值,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传承与遗产保护,理念与实践都有重大发展,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全社会保护意识显著增强,保护的综合效益日益显现,为世界遗产贡献了更多中国文化资源。

  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他多次痛斥“拆真古迹、建假古董”的愚蠢行为。对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他提出了新思路:“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重视文化遗产中精神、价值及智慧的体现,实现以文化人。

  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进行顶层设计、分类指导,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如抢救保护濒危文物,实施馆藏文物修复计划,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加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中的文物保护,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人故居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红色文化资源管理得到切实加强。

  近年来,我国完成了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革命文物摸底调查,并进一步拓展了文化遗产管理的分支领域,延伸了文化遗产管理的时空范畴,先后加强了对传统节日、工业遗产、老字号遗产、大运河遗产、20世纪遗产、文化线路遗产、农业文化遗产、南海丝路文化遗产、抗战文物、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和儒学遗产等的专项管理,并由文化遗产本体管理延伸到对周边环境和文化生态的整体管理。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受到重视。文化文物单位提升展陈水平,精品展览深受群众青睐,积极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实现了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的有机统一。

  以“舌尖上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宝档案”“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为代表的文创节目,创新文化传播形式,让文物走近寻常百姓,让经典焕发新的光彩,加深了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了人民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五、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就必须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发展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014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的制定、编制,为文化体制改革搭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体系的“梁”和“柱”。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促进城乡、区域均衡发展。公共文化建设,一是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二是加强农村,尤其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助。

  2014年 4月,文化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通过了《2014年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及其分工实施方案,提出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引入市场机制,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并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同年 12月,文化部等七部委共同印发《“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意在因地制宜建立文化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实现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2017年 3月、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先后颁布,通过法律形式明确了政府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责任,使各族群众在业余时间有了学习文化和开展文化活动的优良场所。此外,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的建立,推动了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也以试点推进的方式逐步进行。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从过去的产业支持政策,变为开放文化市场,推动法治建设,培育文化生态环境等,实现发展动力机制的转变,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构建文化经济和经济文化。

  所谓文化经济就是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的经济,经济文化就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中要坚持的理念,如契约、法治、诚信、敬业、创新等。要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允许参与对外出版、网络出版,允许以控股形式参与国有影视制作机构、文艺院团改制经营,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就是使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实施“文化 +”行动,推动文化与科技、教育、信息、旅游、体育、建筑设计及相关制造业深度融合,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产业发展新动能。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数字创意产业高速发展,涌现了大批平台型、内容型、服务型、技术型公司,形成了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文化艺术服务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三个行业。

  据统计,2012年以来,50%以上的文化类消费发生在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网络视频、移动多媒体电视、公共视听载体、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拓宽了文化产业的领域。与文化发展新形势相适应,2018年 3月,文化部和旅游部合并,以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

  在重视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的同时,还要坚守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社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在文化产业系列改革的推动下,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其占 GDP的比重不断提高。从 2012年到 201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由 1.81万亿元增加到 3.5462万亿元,年均增速20%,占 GDP的比重从 3.48%提高到4.29%。

六、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打造了一批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全世界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2013年 12月,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要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项“形于中”而“发于外”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切实把我们自身的文化建设好,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

  加强话语权建设。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是抓手。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国际交往中带头讲述中国故事,在西方重要媒体发表文章,直接传播中国发展理念、发展经验、发展方案,塑造国家形象,对抹黑中国的言论公开驳斥。在民粹主义思潮泛滥、世界充满不确定性的形势下,中国以宽广深邃的历史视野、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勇于担当的大国胸怀,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正确义利观、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提出了关于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中国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人类发展进程的高度,正确把握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倡导“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价值理念;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世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一带一路”倡议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互支撑,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成为全球化发展的新亮点。

  加强文化交流,搭建平台,积极发声。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增进与国际社会的文化交流合作,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指出:“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使故事更多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要用好新闻发布机制,用好高端智库交流渠道,用好重大活动和重要节展赛事平台,用好中华传统节日载体,用好海外文化阵地,用好多种文化形式,让中国故事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话题,让中国声音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 ”

  在政府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截至 2017年底,我国已与 157个国家签署了文化合作协定,初步形成覆盖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网络;已投入运营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 30个、中国馆 14个,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达 4000余场次,直接受众达到 800余万人次;“欢乐春节”等活动影响遍及全球。2017年,“欢乐春节”活动在 140个国家和地区的 500多座城市开展了 2000多项活动,海外受众突破2.8亿人次。近 5年新华社稿件在世界主要通讯社互引统计中位居榜首;中央电视台海外频道用户达 4亿户,分布在全球 168个国家和地区。截至 2018年 12月,中国已在 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 548所孔子学院和 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在中外人文交流方面,持续开展了文化节展、文物展览、博览会、书展、电影节、体育活动、旅游推介和各类品牌活动,同时注重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中外智库交流频繁。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等搭建起中外思想对话的桥梁。

  2012年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多个语种的影视译制项目,有 1600部中国影视剧被译成了 36种语言,登上了 100多个国家的电视荧屏。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作为国内影视产品出口海外的主要发行机构,每年向海外销售 2万多小时各类影视节目,有效播出覆盖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合作,开创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品牌活动,促进了民心相通。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前所未有,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使文化领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使我国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

  作者:欧阳雪梅,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来源:《党的文献》201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