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术成果
学术成果

【李力安】邓小平视察黑龙江

作  者
李力安
发表/出版时间
2020年01月04日
学科分类
人物研究
成果类型
论文
发表/出版情况
百年潮
PDF全文

  邓小平同志是1978年9月8日开始出访朝鲜的。他在平壤参加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庆典,并同金日成主席会谈后,于13日回国,到东北视察。在黑龙江因省委第一书记杨易辰正率领中国农业代表团到美国访问,省委决定由我牵头接待小平同志。9月14日凌晨,我和省委副秘书长曲绍文及大庆油田党委书记、大庆油田革委会主任陈烈民,在黑龙江与吉林搭界的陶赖昭车站,登上了小平同志的专列。我记得当时陪同小平同志来的,还有李德生、彭冲和卓琳同志。

  大庆是小平同志此次视察黑龙江的第一站。他曾在1961年和1964年两度视察大庆,这是他第三次来。小平同志对大庆的工作十分关心,在火车上听取了陈烈民关于大庆加快实现现代化、确保油田高产稳产、加快找油找气和发展石油化工、搞好科研教育工作、发展农副业生产、改进企业管理体制和改善企业经营、在揭批“四人帮”斗争中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汇报,详细询问了油田的开发情况。他一是关心大庆地下的原油储量,当听说大庆可以高产到5000万吨,稳产到1985年,他非常高兴;二是关心大庆的外围勘探和深度勘探,他说要打7000米的深井。他对全国其他油区的勘探情况也很关心,对华北、四川、陕北、北部湾、新疆、柴达木等各个油田的情况都很熟悉。他说新疆的塔里木和青海的柴达木希望最大,并指示加快找油、加快找气,找到更多的油气田。他还说:我们能有五亿吨油就好了。

  小平同志的行程安排得非常满。9月14日早晨8时,专车一到大庆,他同前来迎接他的大庆党政领导同志见面后,接着就乘车到油田视察。上午他先后视察了大庆油田研究设计院地质陈列室、采油六部喇二联合站、大庆展览馆和采油一部中六排十七井,最后在大庆机关二号院接见了大庆党委的领导同志和劳动模范、工人代表。下午从3点开始,他又视察了供应指挥部萨尔图仓库、采油二部图强管理站的农田、大庆化肥厂和30万吨乙烯工程会战指挥部。在30万吨乙烯工程会战指挥部听取汇报时,针对油、气、化工污染严重的状况,他强调一定要把“三废”处理好。“我们的化学工业三废问题都没有解决好,上海金山工程处理不好,很多废物排到海里,鱼都没有了,污染很大。”傍晚,小平同志离开大庆,赶赴哈尔滨。临行前,他叮嘱大庆油田负责人:要把大庆建设成美丽的油田。

  1978年9月14日,邓小平视察大庆油田采油一部中六排十七井

  尽管一天的活动很紧张,但小平同志始终精神饱满,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认真听,仔细看,并即席发表了许多重要谈话。据大庆的同志事后统计,小平同志在大庆短短的10个小时里,先后在9个地方逗留、视察,同200多人握过手,同800多人合过影,大庆的职工群众有六七万人见到了小平同志。小平同志在接见大庆劳动英雄耿玉亭时,亲切问候了他的身体状况,为了弥补因耿玉亭失去双臂而无法握手的缺憾,他专门同耿玉亭的妻子握了手。

  小平同志在哈尔滨下榻于花园村,这是当时黑龙江省委的招待所。9月15日早饭后,小平同志就在花园村1栋会议室会见黑龙江省委党政军主要负责同志。我把陈雷、李剑白、王一伦等十几位负责同志向他一一作了介绍。他逐个问了年龄,还问了地、市、县级领导班子和厂矿企业领导班子干部的年龄情况。这不是一般的寒暄,选拔中青年干部是当时小平同志关注的一个重点。我准备向小平同志作系统的汇报,他说,简单说一说,随便吹一吹。他这一说,气氛顿时变得轻松起来。我说到哪里,他就问到哪里,讲到哪里,汇报的过程就成了无拘无束的交谈,涉及的面非常广。时间过得很快,从9点开始,谈到快11点才结束了汇报。我请小平同志作指示。他给我们作了重要讲话。讲到11点半,小平同志又步出会场,会见等候在那里的省直机关和省军区的干部,同大家合影留念。午饭后,稍事休息,小平同志就乘车离开黑龙江去吉林视察了。

  小平同志这次在黑龙江的视察,时间虽然很短,但谈得很广泛,谈到的问题很多,而且非常具体,非常细致。1998年,适逢改革开放20周年,我主持当代中国研究所举办学术纪念会,我请黑龙江省委的同志提供了当年小平同志在黑龙江视察的有关材料,结合回顾小平同志当年视察黑龙江的情况,带头写了一篇文章。回过头来看,小平同志当时已经在考虑如何推动党的工作重心实现历史性的转移和如何进行改革开放的问题了。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的基本内容,正在他心中酝酿。在这里,我想把印象最深的一些问题记述下来。

  (一)关于黑龙江省的“揭批查”工作。

  这项工作粉碎“四人帮”后就开始了,但真正比较深入地开展起来,是在1977年底中央对省委的领导班子作了调整之后。到1978年5月,我们对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和事大部分已经查清。同年7月,在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杨易辰代表省委明确表态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文化大革命”前的黑龙江省委是红省委,而不是“黑省委”。这次会议的精神在《人民日报》公开报道之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也引起一些人对我们的不满和指责。就在这个时候,小平同志来到黑龙江。

  小平同志对黑龙江省“揭批查”运动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引起的反响等情况非常关心。他比较具体地询问了“文化大革命”以来,黑龙江省几位犯有严重错误的党政军领导干部的情况。我们逐一向他作了汇报,说明这几位领导干部的错误都已基本清楚,有的已经把处理意见上报中央。当我向他汇报到有少数人提出省委既然是红的,对“东北新曙光”问题、夺省委权的问题、造反的问题等,又怎么估计的情况时,小平同志明确指出:“革字号、保字号,干部、老工人、老劳模、共产党员,绝大部分都是‘保守’的!至少有90%以上都是好的。”当我汇报到,我们允许不同意见争论,但对个别造反派,他们坚持错误、进行干扰、破坏运动,一定要处理时,小平同志马上说:“反对那篇文章的也就是这些人吧?”我说:“就是这些人。一种是心有余悸的人,一种是造反派觉得‘我造反造错了?不是白造反了吗’,不服气。”

  我们还向小平同志汇报,对“文化大革命”中搞打砸抢的造反派骨干分子的处理问题已提上日程,请他指示。小平同志说:中央发了文件,是两个问题。一方面是大部分人解放,有些参加打人的,那时主要责任不在本人;一方面是在这里边相当一部分人不能作为我们提升干部的对象。这些人原来提上来就是不适当的,无非是反潮流啊,造反啊,能力也不行。这些人政治上解放,组织使用上不能重用。个别确实改好的,可以保留。相当大一部分不能保持原来工作,要回到生产中去。这样的人全国涉及1000万。这是一个大政策,1000万人中大部分不追究了,但保持原岗位是另外一回事。对这些人不正确处理,还是保留原来的岗位,群众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这些人把位子占了,那些好的就选不上来。要把真正看准了的年轻人提上来。

  小平同志阐述了这一重大政策以后,又问:你们处理省里那个领导干部以后,地县厂矿的主要干部调整得怎么样?我说:有问题的清查了,有些不好的拿下去了,不算处分。有些老干部落实了政策。目前主要是一些工矿企业问题较多。我举了佳木斯造纸厂的例子。这个厂有13个领导干部,老干部很少,多数是造反派。轻工业部派人来蹲点,揭开了盖子,做了调整,生产很快上去了。现在有些班子,还不是办事的班子。小平同志听后说:有的大工厂,一个老干部怎么行?再找一两个,但总的是要从好的中青年干部、技术干部中懂行的提一些。像佳木斯造纸厂这样的大厂,这几年生产搞得这么坏,他们有什么功!这样的班子不调整,生产肯定上不来。领导班子里12个造反派,表现好的,留一两个,体现政策。其余的在本厂降级,回到生产中去。在原单位不行的,还可调到别的地方去。老干部调回来几个,有经验嘛。这个问题不解决,放到那里一天,就损失一天。把老同志请回来,老同志的任务是培养新人。管理一个企业没有一股劲不行。年纪大的,稳重有余,冲劲不足,要找一些年富力强的。大庆的班子不错,比较年轻,中年多。现在所谓年轻,就是40岁出头一点。也有30多岁的,20多岁的。注意把刚才说的打砸抢分子,派性很严重没有改正的人,本领不大的人拿走,培养一批合格的管理人员。这方面如果我们现在不着手,将来来不及,就会后继无人。

  小平同志在黑龙江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的关键时刻,为我们撑了腰,使我们更加坚定了立场,明确了方向。他不仅阐明了处理帮派体系和帮派分子的大政策,而且指示我们在彻底清除帮派体系和打砸抢分子的同时,要为老干部落实政策,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和提拔中青年干部。根据他的指示,我们在实事求是、思想解放的过程中,把“揭批查”工作和新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在平反冤假错案、解放老干部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同时,按照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标准,大力培养和选拔中青年干部。这样,就为黑龙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适时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了比较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

  (二)关于黑龙江的农业发展问题。

  黑龙江是一个农业大省,有1.3亿亩土地(统计在册的),还有大片荒原有待开发。全省人均耕地四亩多,如果单按农村人口计算,人均占有耕地六亩多。从单产看,1977年平均亩产212斤,1978年大丰收,每亩也只有276斤,比全国平均亩产低60斤。由于地处高寒地带,无霜期短,每年只能种一茬,霜降早晚对粮食丰歉影响很大。如1976年和1977年,由于早霜,粮食总产量分别比1975年减产57亿斤和53.9亿斤。当时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经营单一、调出减少”状况的原因,除了自然条件所限和投资少之外,主要是黑龙江的人口由抗战胜利时的1000万增加到当时的3000万,因而我们比较强调开荒,扩大耕地面积。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比较重视的一件事情。1978年2月,我们制定了个规划,打算到1985年将耕地面积增加到2亿亩。

  小平同志对黑龙江的情况很熟悉。当我谈到黑龙江省的荒原面积时,他问:不是那个沼泽地吧?小平同志指的是黑龙江东北角那一大片。我立即回答:包括那个沼泽地。在小平同志来黑龙江之前,这年8月下旬,李先念和余秋里、陈永贵来黑龙江检查指导工作,先念同志指示我们不要过于依靠开荒扩大耕地面积去解决粮食增收问题。当时我代表省委提出,我们要“高产多收”和“多种多收”。先念同志肯定了我们“两条腿走路”的设想,并指示我们重点要把现在的耕地种好,开荒如果不搞林带,大风一来同样受灾。

  我向小平同志汇报了先念同志的指示,小平同志完全同意先念同志的意见,并进一步就开垦荒地讲了很重要的意见。他说:“大面积开荒要慎重。美国朋友韩丁举了世界十多个国家开荒的情况,认为大面积搞很危险。有的没有搞清楚,开了荒得不偿失,引起气候变化,发生黑风暴、风沙。我看很有道理。赫鲁晓夫在哈萨克开荒,不是引起黑风暴吗?这样还要影响别处的土壤。东北本来降雨量就少,这事要非常慎重。”小平同志介绍苏联的做法说,荒地可以开,开发的方法要研究。可以采取苏北一带建台田、条田的办法,一条田,一条水,像是建成岛子,一块一个岛子,把水分保存起来。他指示说,你们开荒方针怎么样?影响后果如何?要搞一点调查研究,科学地处理。

  对农业问题,小平同志还问了不少问题,作了很多指示。他关切地问:农民收入多少?我们答:人均80多元。他指出,要腾出劳力搞多种经营,农民才能增收。还说,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问题,必须解决。

  

1978年9月14日,邓小平视察大庆展览馆

  他问:农村烧什么?我们答:大部分地区烧秸秆。他指出:秸秆可以大量造肥,光靠化肥不行。

  他问:你们有没有磷矿?钾缺不缺?我们答:磷矿没有找到,钾肥也缺。他说,钢铁厂的炉渣是很好的造磷肥的原料。

  听说我们在哈尔滨建了小乙烯厂,解决了塑料薄膜问题,小平同志很高兴,说用处太大了。

  听说黑龙江1976、1977两年受灾,粮食挖了库存,他立即提醒我们说,农民口粮要保持。减口粮,伤元气,建国以来教训太多了。

  小平同志强调要搞机械化。他说:全国搞机械化,我总是提倡一个地区一个地区打歼灭战,你们黑龙江应该是第一个。黑龙江土地面积多,土质好,尽管无霜期短,要搞机械化,包括打井喷灌。不要花那么大精力搞平整土地。

  黑龙江国营农场多,小平同志赞成我们提过的“农场要工业化”的要求。他指出,农场不仅搞粮食,农场要变成工农联合企业。基本的是搞农产品加工、农业的技术改造。农场可以搞种子基地,建种子公司。国家收购农场的种子,供应其他地方,价格可以高一点。农场可以搞肥料工厂,养鸡、养猪,搞复合肥料。也可以搞工业品饲料,比如按鸡的大小配料,小鸡吃什么,半大鸡吃什么,大鸡吃什么,按科学配方。有了饲料工业,可以搞大养鸡场、大养猪场、大养牛场。然后再加工,蛋品的加工、肉食的加工、奶制品的加工,加工以后再卖出去。蔬菜基地也要工业化,可以搞脱水的工厂,就地脱水,保管起来,容易包装,容易运输,损耗低。搞工农联合企业,门路多得很,潜力非常大。不但国营农场要搞,各个大的城市周围都要选那么一些乡镇来搞……

  小平同志的这些指示,具体、细致,而又富于远见,解决了我们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问题。易辰同志回来后,我们结合贯彻中央的有关文件精神,落实小平同志和先念同志的指示。除了搞调查研究,掌握霜降规律,划了几条种植带外,我们根据黑龙江的实际,逐步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提倡和鼓励多种经营。这些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三)关于全省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问题。

  我们当时也看到一些制约黑龙江工业和经济发展的现象,如全省缺电60万千瓦,1/3的企业每周只能开工三四天;再如重工业与轻工业比例严重失调,大量的原煤、原油和木材等原材料被调拨出省,而日用品主要靠从关内进货。当时全国的轻工业产值在整个工业产值中占43.7%,而黑龙江只占29.6%。这些情况,我在汇报中如实报告了。

  小平同志高屋建瓴,一方面他考虑了我们的困难,为解决黑龙江的电力问题,他同意把新造的两台60万千瓦发电机组,放在呼伦贝尔盟(当时归黑龙江省辖)的伊敏,搞坑口发电,以解决缺电问题。但他更多的则是从体制改革、加强管理和发展科技的角度,阐述了许多非常重要的思想。归纳起来主要是:

  1.按劳分配政策很值得研究。

  他指出,不能搞平均主义,平均主义害处太大了。经营得好的企业,对国家贡献大,应给予奖励,刺激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凡是经营得好的企业,工资水平要高一些,当前差别不能太大,但是集体福利要多一些。小平同志看得很深远,他把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同培养技术工人、同以消费促进生产等联系了起来。他说,提高工资水平,现在可以从改造好的企业做起,现在全国拿工资的职工一亿人,设想到1985年有2000万人平均工资到80元。起码四级工,六七十元一个月。更多的是五级、六级、七级、八级,这样平均可以到80元。现代化技术水平可不简单,没有一点科学知识、科学技术不行。如果平均工资达到80元,技术水平至少平均达到六级。工厂的工作就不会差。“文化大革命”前听到哪个工厂平均四级工,就知道哪个工厂的工作会不错的。很好的青年也可以提到八级。比如大庆那个仓库管理员(在大庆萨尔图仓库,小平同志观看了“活账本”齐莉莉及其徒弟、1977年才进厂的新工人曹新云等三名同志的摸料和查账表演),很好,现在恐怕只有40元钱一个月,她尽管年轻,应该定八级工,至少要定七级。这样鼓励人们学习、向上,这样按劳分配,他们的收入多,给国家的贡献更大。马克思主义讲供求关系。2000万人平均80元,他们的收入高一些,就要求吃得好一些,穿得好一些,住房也要宽一些,总之,生活条件要好一些。反过来就推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工业商业的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到那时步子就能大一点。

  2.要解决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要求的问题,首先是解决体制问题。

  他说,体制问题不解决不行。有好多体制问题要重新考虑。从总的状况来说,我们国家的体制,包括机构体制等等,基本是学习苏联的,现在是一种落后的东西了。人浮于事,机构重叠,官僚主义严重。一件事转圈子,行动非常慢。大庆要进口一件什么设备,本来经过党委就可以解决,就是上报、审批转圈子,定不下来,拖了一年。小平同志说,现在要加强基层企业的权力。过去讲发挥两个积极性,无非是中央和省市。现在不够了,现在要扩大到基层厂矿。比如大庆,它引进的工厂,从头到尾应该由大庆自己负责。派人考察,同外国人来往,签订合同,每项技术怎么引进,怎么学会,都应该由大庆这个企业负责。引进的项目,要按人家定额办,就是要达到人家的定额标准。从德国引进一套5000万吨生产能力的煤矿设备,完全自动化,他们用900人。我说我们只加一个党委书记,901人,他们说少了,我说加三个人。否则落后,人多了打架,而且搞得管理混乱。我们自己并不是没有好的经验。蒋南翔当高教部长兼清华校长时,从校党委、总支、支部,党委专职人员只有七个,剩下就是教学、科研人员,他们懂行,也是共产党员。清华办得很好,学生也多,一万二三千,出来的学生水平高,受欢迎。

  小平同志语重心长地说,要加强党委的领导,党委要改进领导,党委领导搞不好就变成障碍,官僚主义发展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总之,现在有一系列问题提到我们党委面前,首先是上层建筑同我们现在的基础不适应,水平太低。必须懂这一点,懂得这一点就有希望。凡是老企业要逐步改造,逐步把上层建筑改造好。以那些改造好的作为样板,全国搞几百个样板,改造我们的企业。

  3.重视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他说,我们决心下了,体制改革得比较适应,行动比较快,有效率了,剩下的就是技术水平、管理水平问题。一个企业管理得好不好大不一样。管理也是技术。我们不注意管理。我们搞了好多年工业的同志,并不等于会管理,这个还得学呀!实现四个现代化,现在中央下了决心,要大量吸收国外资金,引进新的技术、新的设他不满意,说那不同算盘差不多了,花那么多钱做什么。他指示要把计算机设备利用起来。9月15日的汇报会上谈到这个话题时,小平同志又说:计算中心要统一规划。设想在东北可以先搞一个每秒1亿次级的,还要有千万次的、几百万次的,从大到小,大大小小配套起来,形成一个网,像电网一样。必须保证每天工作24小时,谁用谁出钱。小平同志的这些设想,现在都成为现实。但在几十年前,听来是很备。恐怕要几百、上千个项目。问题是这些东西来了我们会不会管,我们能不能掌握,靠我们的本事。武钢1.7米轧机,是德国、日本的最新技术,现在搁在那儿不会管,逼迫我们要留一点外国技术人员,包括技术工人。现在日本工业要高中毕业生当工人,没有高中文化不行。我们技术落后,要从头学起,要大量培训年轻干部和技术工人。我相信,我们总会自己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的。

  

1985年5月,李力安(左)在木兰县检查工作时走访专业户

  对那些产品质次价高,不适合市场需要,大量积压而还在生产的工厂,小平同志毫不含糊地说,这种厂子要停,要坚决停产,不要造成更大的损失。干部、工人可以工资照发,组织学习,以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4.教育不注意不行了,科学研究不注意不行了。

  9月14日在大庆视察时,小平同志就问起大庆有没有计算机?每天开机几小时?听说每天只开两个小时,开窍很新鲜的。

  小平同志的视察和谈话,当时就给我们很大的触动。结合贯彻国务院务虚会精神,省委常委于10月20日到11月6日也开了务虚会,讨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问题。会上,各部门负责人分别讲了自己的情况和意见,省委常委们也都在会上发了言。经过讨论,杨易辰在总结中,从学会按经济规律办事、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干部配备、思想作风、善于学习和政治思想工作等方面,对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和促进工作重心的伟大转变做了部署。小平同志的这次视察和谈话,对黑龙江的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迈上一个新台阶,起到了直接的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曾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处书记、常务书记、第二书记和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秘书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

  来源:《百年潮》202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