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ST20220214368284445593.jpg

【学会活动】朱佳木作国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作  者
发表时间
2015年09月23日
活动类型
学会活动
媒体报道
陈云研究网
创新工程
 
 

 

  各位代表:

  我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委托,向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作关于第四届理事会工作的报告,请各位审议。

  本届理事会是2009年8月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按照学会章程,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本应在2014年召开,并相应进行理事会换届工作。但因有关部门对社会组织领导人选条件作出了一些新的严格规定,使我会主管主办单位提出的下届学会领导人选在审批过程中耗时较长,故会议在报经民政部同意后延期至今。

  过去六年来,理事会在会长陈奎元同志和常务理事会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执行民政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社团管理的规定、规章,认真遵守学会章程,大力开展国史学术交流活动和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加强国史学科建设,广泛团结从事国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关心、热爱国史事业的人士,积极健全和拓展内部组织,努力按照陈奎元会长提出的把学会办成“马克思主义国史研究者的友好之家、弘扬社会主义新中国历史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坚强阵地、国史研究工作和研究者加强联系相互切磋的场所”的要求,在繁荣发展国史研究事业、批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等方面,履行了应尽义务,发挥了有益作用。下面,我向大会报告本届理事会的主要工作。

   一、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闭幕不到一个月,我会便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合作,举办了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理论座谈会。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央党史研究室、军事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共30多人与会,就《以国史研究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的新高度》、《以“三个自信”的精神写好“两个百年”的历史》、《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等题目,畅谈了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外记者时的讲话和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的体会。会议认为,国史研究者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应当紧密结合国史研究的实际,紧紧抓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一会议主题、报告主线和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运用国史研究成果,深入阐明共和国历史的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探索到开创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开源到形成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由奠基到完善的过程;阐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是继承与被继承、发展与被发展的关系。

  本届理事会工作的六年里,刚好遇上毛泽东诞辰120周年、邓小平和陈云诞辰110周年。为了缅怀这三位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丰功伟绩,也为了学习和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三个纪念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每当中央座谈会结束后,学会都及时与有关单位合作,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暨纪念相关领导人的学术座谈会。与会者在发言中,除回顾、论述领袖们的历史贡献、领导才能、杰出思想、高贵品格外,还畅谈了学习习近平同志讲话的心得体会。大家认为,习总书记这三篇讲话是他在党的十八大之后系列重要讲话的组成部分,贯穿其中的一些主要观点特别值得国史工作者高度重视和深刻领会。比如,拥有一大批坚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胜利的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是老一辈革命家留给我们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正确看待老一辈革命家的历史地位和共和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相互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得以不断向前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条件之一。通过学习,大家对党的十八大精神领会更加深入了,对国史工作的方向更加明确了,从事国史研究的信心也更加坚定了。

   二、及时组织重大纪念日的学术纪念活动,主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自第四届理事会成立六年来,学会除了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邓小平和陈云诞辰110周年时举办学术座谈会之外,还在其他重大纪念日举办了许多学术研讨会、座谈会或报告会。2009年8月,第四届理事会成立后的第二天,即与中国史学会联合举办了“新中国60年历史学术研讨会”;2010年11月,与中国军事科学学会的军事历史分会联合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学术报告会;2011年2月,与当代中国研究所联合举办了纪念“七千人大会”召开50周年学术座谈会;同年6月,与中国史学会联合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暨纪念第二个《历史决议》通过30周年学术座谈会;2012年2月,与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当代中国研究所联合举办了纪念邓小平南方讲话发表20周年学术座谈会;2014年9月,与中国政治学会、中国社科杂志社联合举办了纪念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60周年学术座谈会;同月,又与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联合举办了新中国成立65周年学术座谈会。

  上述活动既是以学术研讨的方式对国史重大纪念日的纪念,也是对党和国家当前面临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历史问题作出的积极回应。例如,针对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加以割裂和对立的噪音,“新中国60年历史学术研讨会”指出,如何认识两个30年的关系,是一个与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关度极高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两个30年的关系,才能正确理解并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针对否定抗美援朝战争正义性和历史意义的噪音,“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学术报告会指出,抗美援朝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提前到来,促进了我国军事思想和军事科技的发展,巩固了新中国的安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保证了新中国进行和平建设的外部环境,鼓舞了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解放运动,打乱了帝国主义的战略部署。

  针对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和毛泽东历史地位、社会主义道路,以及歪曲新中国头30年历史的噪音,“纪念第二个《历史决议》发表30周年学术座谈会”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抓住了历史机遇,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的潮流,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推动者、领导者、组织者,也是引路人、主心骨和守护神。只要坚持党的领导,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实现伟大复兴的夙愿。

  针对诋毁、否定民主集中制的噪音,纪念“七千人大会”召开50周年学术座谈会指出,“七千人大会”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毛泽东等老一代领导人关于民主集中制的讲话,其中有些思想虽然在那个特殊年代没有得到完全实现,但却为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和国家恢复民主集中制传统奠定了思想基础;我们不能把民主和集中对立起来,更不能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政治制度的话语体系用作评判民主集中制的标准,而要把民主集中制实行过程中的偏差和失误与民主集中制本身区别开来,深刻总结其经验教训,使这一制度更加成熟,作风更加普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针对片面解读邓小平南方讲话、把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割裂和对立的噪音,“纪念邓小平南方讲话发表20周年”学术座谈会指出,南方讲话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精髓是对新形势下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认识深化与发展;我们应当全面理解、准确领会这一讲话精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向前进。

  针对鼓吹西方宪政民主、把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对立起来的噪音,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夕举办的“纪念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60周年座谈会”指出,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宪法规定的,依法治国是共产党的治国方略,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离不开党的领导;同时,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人必须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所有这些原则都是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是既合乎中国实际又合乎社会主义法制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这些原则必将进一步加以落实和细化,为促进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做出新贡献。

  针对甚嚣尘上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纪念新中国成立65周年”学术座谈会指出,对国家史的认知和解释,历来是意识形态领域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较量的战场。当前,国内外敌对势力总爱拿历史尤其是当代史做文章,歪曲、污蔑中国革命史和新中国历史,攻击、丑化党和国家的领袖,美化、歌颂被打倒的反动势力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目的就是要为否定共产党领导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制造舆论。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国史的重要论述为理论武器,以苏联由于自我否定历史而导致亡党亡国的教训为前车之鉴,旗帜鲜明地批驳历史虚无主义谬论,更有说服力地宣传新中国的历史成就,解答群众有关新中国历史的各种思想困惑,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历史依据。

   三、坚持国史学术年会制度,为国史学的繁荣和发展提供重要平台。 

  每年国庆节前夕举办一次向全国国史学界征文的国史学术研讨会,并且每当国庆逢五逢十周年时举办一次国史的国际论坛,是学会和当代所于2001年起建立的一项年会制度,至今已举办过十四届。第四届理事会成立六年来,学会配合当代所,认真坚持了这一制度,参加会议的学者面不断扩大,论文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增强,使年会逐渐成为国史学界定期展示学术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200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在刚刚完成换届工作不久,便举办了第二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同时也是第九届国史学术年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到会讲话,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对外友协的领导出席开幕式表示祝贺。来自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以及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印度、韩国、瑞典等国的学者,如逄先知、沙健孙、卫兴华、张海鹏、卓新平、于沛、傅高义、季塔连科、泰伟斯等出席了会议。大家围绕“当代中国与它的发展道路”这一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交换了彼此看法,形成了广泛共识,增进了了解友谊。

  2010年,鉴于新编地方志首轮修志中已包含新中国历史内容,二轮修志的对象更完全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内容;同时,国史研究有关地方性事件和人物也产生了许多新成果,故第十届国史年会将会议主题定为“中国当代史研究与地方志编纂”。这届年会第一次把当代史与地方志的关系问题纳入国史学术研讨范围,也是第一次吸收方志学者参加国史学术会议,得到了史志两界的积极响应,成为史志学者彼此交流、相互结合的一次盛会。会议共入选论文78篇,其中论述地方志问题的占26%,论述史志关系的占14%,12位学者作了大会发言。会议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肖志恒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

  2011年,为庆祝建党90周年,第十一届年会选择“党的执政经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会议主题。会议指出,国史研究虽与党史研究分属不同学科,但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党史必然是国史的核心,国史研究必然离不开对党的执政历史的研究,而对执政经验的研究必然在其中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这不仅因为研究党的执政经验问题更能体现史学为现实服务的功能,而且因为我们党已经在全国执政了62年,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执政经验;因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党正面临执政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等方面的严峻考验。我们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更好地总结和运用党的执政经验,以便从中汲取智慧,应对挑战。会议共入选论文91篇,作者中有高级职称的占71%,40岁以下的占41%,呈现出高学历、低年龄的特点。

  2012年,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第十二届年会把主题定为“当代中国的历史发展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会议指出,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历史都有密切关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既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也有助于深化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经验的认识。会议主办方除当代所和学会外,还有南宁市委、市政府和广西地方志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李康出席了开幕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和自治区主席马飚会见了与会部分代表。

  2013年,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第十三届年会把主题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毛泽东的奠基和探索”。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国史学会会长陈奎元到会祝贺。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进步历史逻辑的高度统一,这两大逻辑都有毛泽东的贡献。其中包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成功解决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何使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力量纳入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体系,并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的问题;成功解决如何使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农业大国在民主革命成功后避免走资本主义道路,并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问题。正是这些贡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2014年,学会和当代所联合举办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制度”为主题的第十四届年会,以此庆祝国庆65周年。会议指出,国史一头连着历史,一头连着现实。国史研究要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历史课题,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丰富历史经验,揭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对上述学术年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科报》、人民网、光明网等媒体,均作了报道。

  四、发挥学会自身优势,努力在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突出特色。 

  由于学会的性质和历史的原因,我会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许多经历过重大历史事件的老领导,以及开国元勋们的后代联系较多。这是学会的一大特点,也是学会的重要资源。第四届理事会继承和发扬前几届理事会的传统,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开展学术研讨活动,既扩大了活动的影响,为社会增添了正能量,也为国史学者特别是年轻学者提供了就近聆听老革命老同志教诲与回忆,直接与他们对话交流、接受熏陶的机会。例如,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时,请来了毛泽东的女儿李敏、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刘少奇的女儿刘亭、任弼时的女儿任远征、陈云的女儿陈伟华等;邓小平女儿邓榕原定参加,临时有事未来,专门托人表示祝贺;会上,朱德外孙刘建代表他们发了言。纪念陈云诞辰110周年学术座谈会时,除请来李敏、周秉德、任远征、陈伟力外,还请来了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全国政协副主席、陈云长子陈元,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刘少奇长子刘源,邓小平女儿邓榕;陈元在会上作了致辞。会后,《中国社科报》作了报道,还用一个版面刊登了主要发言。

  陈云同志生前对国史研究事业曾给予过特别的关心与支持,当代所的所名和“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刊名,都是他亲笔题写的。曾经在陈云同志领导下工作过的老同志,很多与当代所和学会有着特殊的联系。陈云同志长期主持全国经济建设工作,而国史的主体就是共和国经济史。正是出于这些原因,学会在2005年陈云诞辰100周年之际,决定成立“陈云与当代中国”课题组,并召开了成立大会,一些老同志老专家亲临会议表示祝贺,许多曾在陈云领导下工作过的老前辈和在职领导同志担任了课题组顾问。2006年,课题组决定每年在陈云诞辰纪念日前后举办一次面向全国征文的学术研讨会,以此促进陈云研究的经常化、持久化。此后,课题组又经当代所和学会研究,升格为研究中心,并连续举办了三届“陈云与当代中国”研讨会。第四届理事会任期内,学会又和当代所、陈云纪念馆等单位合作,围绕“陈云与党的建设”、“陈云与党的历史经验研究”、“陈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陈云的党建思想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陈云与党史国史的研究”、“陈云在历史关键时期”等主题,先后在遵义、赣州、乌鲁木齐、延安、杭州、上海等地举办了六届“陈云与当代中国”研讨会。会议征文受到党史、国史、经济学等领域学者和党政军机关干部的热烈响应,应征论文水平也逐步提高。出席这些会议的有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中组部老部长张全景,许多实际工作部门的老同志,以及会议所在地的党政主要领导。

  在第三届理事会期间,学会曾为纪念老一辈革命家、国史学会名誉会长王震同志诞辰100周年,举办过一次学术座谈会。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任期内,又逢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我党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人、国史编研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胡乔木同志诞辰100周年。早在中国社科院成立初期,胡乔木就提出并谋划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所、中国现代史研究所的建立。1990年,在他不懈努力下,党中央终于批准成立了专事编研国史的当代中国研究所。为了缅怀他在开创、推动国史研究事业上的丰功伟绩,学会与当代所合作于2012年举办了纪念胡乔木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许多当年在胡乔木领导下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老同志和胡乔木生平思想研究者、胡乔木亲属出席了会议。会后,《中国社科报》、社科网等媒体作了报道。

  当代社会史研究是国史研究的分支学科和区别党史研究的重要特点之一,同时也是一门新兴学科和国史研究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为了促进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发展,当代所于2011年成立了社会史研究室。随后,学会依托这一机构,同当代所、河北大学联合召开了“新中国社会变迁与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学术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的老校长、著名史学家李文海和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的近70位学者出席会议,围绕中国当代社会史的学科定位、学科构建、研究方法、资料搜集和利用等问题,交流了看法,展示了成果,深化了认识,对这一新兴学科的建设起到了推进作用。

  五、积极开展国史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自觉参与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斗争。 

  我会章程第二条明确规定:“本会是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宣传和教育的学术性团体。本会的宗旨是团结海内外一切从事国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热心国史工作的人士,共同推进国史的研究、宣传和教育事业。”长期以来,学会一直秉持这一宗旨,除了组织学术研究活动外,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想方设法独自或与有关方面联合开展国史的宣传、教育活动。本届理事会工作期间,这方面活动又有许多新的进展。

  利用暑期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员举办国史的高级研修班,是学会的一项带传统性的工作。本届理事会在原有基础上,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的必须课”的论述为指导思想,分别于2012年至2014年组织了三期研修班,并把学员招收范围由高校教员扩大到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和地方志工作部门的干部。这三期研修班每期大体六天,均以授课为主,主讲人由国史学界的科研带头人担任,内容重点为国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难点、热点问题。沙健孙、梁柱、卫建林、董志凯、朱佳木、张启华、李捷、张星星、曲爱国、宫力、武力等人,都曾在研修班上讲过课,题目有国史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国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问题,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问题,新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问题,新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问题,新中国国防与军队现代化问题,国史研究的现状与热点问题,等等。三期研修班总计300余学员,普遍反映研修活动坚持了国史研究的正确政治方向和学术方向,联系了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国史研究领域的实际情况,体现了高层次高水平的特点,解决了大家思想上存在的困惑,加强了学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希望今后能持续办下去。对这几次国史研修活动,《光明日报》等媒体均作了报道。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媒体影响日益扩大,数字报刊的受众大有超过传统媒体受众的趋势,网络空间正逐渐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利用互联网,抢占意识形态阵地,扩大马克思主义指导国史研究的影响力,抵制和阻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渗透和漫延,成为摆在学会面前的新课题。为此,学会的“陈云与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同陈云纪念馆合作,先行一步,创办了陈云研究中心,并以这个中心的名义申请建立了陈云研究网站。该网在开网辞中开宗名义地指出:“陈云研究网办网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认真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工作目标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对党史、国史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学习、宣传,善于利用网络传播规律、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的指示精神;服务宗旨是推动陈云生平与思想的研究、宣传,弘扬陈云的革命精神、崇高风范,为陈云研究者提供研究资料、研究成果和相关信息。”陈云研究网经过半年筹备,在第九届“陈云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上正式开通,其点击率至今已累计近1800次。

  为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宣传,学会在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期间还与外单位合作,摄制电视片,举办图片展。目前,学会与当代所、“两弹一星”研究会、中航集团、国务院扶贫办、黑龙江农垦总局、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合作拍摄完成的电视专题片有:《当代中国两弹一星》(6集),《当代中国航空工业》(3集),《当代中国扶贫开发》(3集),《当代中国北大荒》(6集),这些电视片都已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此外,学会与当代所、中国方正出版社和深圳广电集团合作拍摄的6集电视专题片《当代中国反腐倡廉》,也即将完成摄制,预计明年2月可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会于2009年9月与新华社图片社联合举办了新中国成就图片巡回展。今年双方再次联袂,举办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图片巡回展,收到较好的社会反响。

  学会在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期间,为了感谢河北易县狼牙山镇政府多次接收当代所招收的博士毕业生挂职锻炼,用募集来的资金,建立了“当代狼牙山镇教育奖助基金”,用基金利息给狼牙山镇中心小学的优秀教师、学生和贫困家庭的孩子发放奖学金和助学金。在第四届理事会任期内,学会坚持了这一做法,每年5月派人去狼牙山镇颁奖,并于今年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与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联合,在那里举行了“狼牙山五壮士”红军小学授旗、授牌暨第七届“当代狼牙山镇教育奖助基金”颁奖和教学器材捐赠仪式,既支援了老区和山区教育,又弘扬了狼牙山五壮士精神。

   六、不断加强学会自身建设,积极壮大学会力量。 

  学会自第三届理事会成立后,健全了办事机构,规范了会议制度,严格了请示报告和文件审批、传阅手续。第四届理事会成立以来,学会坚持了过去行之有效的做法,除特殊情况外,每年召开一次常务理事会,通报情况,研究工作,决定重要事项;日常工作由学会办公室处理,重要问题拿到常务理事会办公会议上集体研究解决。六年来,常务理事会共召开了五次,常务理事会办公会共召开了12次,并在每次会后及时印发了会议纪要。

  在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期间,学会为了弥补没有会刊的缺陷,将《当代中国史研究》编印的《国史研究参阅资料》更名为《国史参阅》,作为学会会刊,并由以原创为主改为以文摘为主,由32开本改为16开本,由不定期每期20页左右改为双月一期每期60多页,免费发给理事和会员。第四届理事会以来,学会克服各种困难,坚持了这些做法,共编印《国史参阅》35期,总计290多万字。

  为保存、交流、宣传国史研究的学术成果,学会近六年来或独自或与当代所合作,编辑出版了九本论文集,其中有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六本,“陈云与当代中国”研讨会论文集两本,以及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报告会文集一本。

  为加强理事会内部工作信息的交流,发挥国史研究的资政作用,在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期间,学会还先后创刊了专门发给理事参阅的《学会工作简报》和每年一本的《学会通讯》,以及专门供领导机关领导和干部参考的《国史研究内参》,受到各有关方面好评。

  过去,学会的分支机构仅有高校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期间,在二炮、总装备部、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以及一些参与过“两弹一星”工程的老领导、老专家的要求下,国防信息技术研究会提议在国史学会下面成立“两弹一星”研究会,上报民政部得到批准。这不仅有益于抢救“两弹一星”的历史资料,研究“两弹一星”的辉煌历程,总结“两弹一星”的历史经验,弘扬“两弹一星”的宝贵精神,而且有益于丰富学会活动,壮大学会力量,扩大学会影响。在此基础上,本届理事会又根据有关方面的倡议和民政部关于下放二级社会组织审批权限的新规定,于2014年先后批准成立了“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和当代农垦史研究分会。这两个研究分会已分别召开了成立大会,选举产生了领导机构,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宋平等一批老领导老专家还受邀担任了“三线建设”研究分会的顾问。“两弹一星”研究会在过去六年里,“三线建设”和农垦史研究会在过去一年里,各自独立地开展了许多有声有色的活动,“两弹一星”和“三线建设”研究会还开办了网站。“两弹一星”史、“三线建设”史、农垦史,都是新中国历史上闪闪发光、独具特色的历史,都是国史的亮点。国史学会设立这三个分会,对于这些专门史的研究是很大的推动,对于国史研究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学会分支机构的增加是好事,同时也加大了学会的责任和管理难度。为此,学会在注意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还注意坚持规范管理、加强自身建设,从而赢得了民政部和院科研管理部门的好评。2010年,民政部授予我会“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并发放了奖牌(目前注册的全国各类社会组织约有60万家,获得“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的有595家)。2012年,我会又在民政部首次开展的全国性学术类社团组织评估工作中,被评为4A等级,并得到民政部颁发的等级证书和等级铜牌(目前注册的全国性学术类社团约有600多家,评估中获得等级的有126家,其中获得5A等级的有3家,获得4A等级的有26家)。

  学会在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期间之所以能取得上述成绩,首先得益于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党史国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具体指导。同时,得益于陈奎元会长对学会方向的准确而坚定地把握。早在第四届理事会成立之初,他就明确指出:“如何对待中共的历史,如何对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是最严肃的科学事业,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人民的命运。研究国史要求政治思想性强,要讲政治、讲正气,要秉持古来史学家优良的道德操守。有关国史的著述一字千金,决不允许凭个人好恶臧否革命领袖和其他先烈。”第四届理事会正是按照他的这一要求,进行自身建设、开展各项活动的。另外,学会成绩的取得,也离不开民政部和中国社科院机关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老一代革命家和离退休老同志的关心指导,离不开广大会员和所有关心国史研究事业人士的积极参与、热情帮助。借此机会,我代表陈奎元会长和第四届理事会,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关于学会工作的经验,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中曾总结了四条:第一,把学术研讨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相结合;第二,把制度性的活动安排与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开展工作,以及对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的纪念相结合;第三,把学者以文入会与邀请老同志和实际工作部门领导干部参会相结合;第四,把主要依靠当代所与广泛联系全国学者、积极争取各地合作相结合。回顾六年来的实践,以上四条经验仍然合乎学会的实际。除此之外,我们认为还有几条也应当作为经验来总结:第一,在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要敢于发声、亮明态度,对危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的言行,要旗帜鲜明地予以批驳,不要当“开明绅士”、好好先生,搞爱惜羽毛、脚踩两只船、替自己留后路那一套,那样,既不符合党的要求,也不符合本会章程规定的“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利益、尊严和荣誉”的宗旨。第二,在开展工作、组织活动上,要有自觉性、主动性,要有志愿者那样一股子热情和干劲,遇到困难要积极创造条件克服,不要遇到问题就发愁,遇到困难绕着走,不能只图虚名而不干实事,那样,学会的局面是打不开的,也是办不好的。第三,在自身建设和内部管理上,既要勇于开拓,又要从严要求,小心谨慎,一丝不苟地执行国家和上级机关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既要讲政治,又要讲作风,讲品行,不能只对别人讲马克思主义,而对自己搞自由主义,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那样,学会不仅办不好,还会出问题。总之,国史学会是社会组织,也就是非政府组织,是大家为了促进国史研究事业自愿组织起来的组织;同时,国史学会又是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组织,是有很强政治性的组织,是大家为着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利益、尊严和荣誉而自愿加入的组织。国史学会成立23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把学会办好,方向是灵魂,学术是基础,活动是生命,自觉是动力,制度是保障。只要坚持这些经验,学会就一定可以办好,办出特色,办出成效。

  在看到学会工作成绩和进展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会工作中实际存在着的不少缺点和不足。比如,学会活动形式还不够丰富,经常性的学术座谈还比较少,至今还没有招标或发布过研究课题。再如,会员征集还不够广泛,会员实际人数与学会应有会员数之间的差距较大,团体会员数量更少,学会与会员的联系也不紧密,对会员作用的发挥还不够充分。再如,常务理事会组成不够合理,考虑代表性较多,考虑工作实际不够,第四届理事会任期内虽然基本做到了每年召开一次常务理事会议,但召集会议十分困难,请假缺席现象比较严重。再如,分支机构在开展活动和内部管理上的情况参差不齐,有的分会活动较少。再如,学会经费来源缺少正常和经常性的保证,经费基本要靠学会自筹,而会费不仅额度低,且缴费、收费都十分不方便,远远抵不上《国史参阅》、《工作简报》、《学会通讯》等刊物的印制费和邮寄费。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待学会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克服和解决。

  关于学会今后的工作,我们在此谨提供以下几点建议,供第五届理事会参考。

  第一,继续开展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视和加强党史国史工作的一系列论述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并把它作为学会第一位的任务,使学会继续沿着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的方向前进,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开展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第二,继续按照“重在活动”的方针,积极开展学会业务范围内的各项活动。除坚持与当代所等单位合作举办国史学术年会、“陈云与当代中国”研讨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重大事件纪念座谈会,以及编印《国史参阅》等刊物外,还要围绕国史领域的重点、热点问题更多地举办各种小型座谈会、报告会、读书会;为促进正确的国史教育进学校进课堂,更多地举办以高校教员为主体的国史高级研修班;为充分交流和传播国史研究成果,更多地编辑出版国史研究书籍,办好陈云研究网站;为充分发挥国史宣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更多地摄制国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为充分发挥退休学者的作用,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课题;视自身经费情况,适时组织学会内的课题研究,进行口述史料征集,创办国史研究网站,开展优秀著述评选,等等。

  第三,继续加强学会自身建设,保持学会已取得的荣誉,维护学会的良好形象,不断招收新会员,巩固和发展分支机构,增强学会影响力。要进一步健全学会办公室工作,完善学会和各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要进一步做好会员的征集和联系工作,改进会费缴纳和资料发送办法;继续支持各分支机构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同时根据需要和可能,继续组建新的具有专史研究特点的分支机构。

  以上报告请大会审议,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